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是海淀区教师培训的精品项目。项目聚焦骨干教师实践中的真问题,精准定位培训需求,秉承“目标导向、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的理念,以前沿理论与名师实践为引领,整体规划区级骨干教师研修课程,关注骨干教师的领导力提升和综合素养发展,助力全区4000余名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区级骨干教师研修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还开发了综合素养类课程。“十三五”期间,积极探索和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众筹型”工作坊研修,突出互动参与、合作分享、实践跟进等特点。研修途径努力实现多样化:既有现场的“众筹型”工作坊,又有线上的交流研讨,还有走出校园的拓展研修,深入实践展开跨领域学习,拓宽骨干教师视野。在研修内容方面,以课改新要求为纲领,聚焦新课改中的问题解决,通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实现研修课程自主选择,满足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特别重视实践转化,促使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实质转变,推动其“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双重发展,唤醒和激发骨干教师追求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其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和带动区域教师共同进步。研修项目案例《基于区域性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研修转型与创新——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众筹型工作坊”实践研究》作为优秀实践案例,被收录进《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2020年度实践案例集》。历时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与沉淀梳理,研修项目核心成果《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指南》一书于2021年正式出版。
海淀区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重视区域层面的生态化构建和设计指导,基于三条主线整体推进区域校本研修工作,打造区域优质的校本研修生态,提升区域各中小学校本研修品质。
第一,统筹规划,建立机制,培育适宜土壤。一是顶层规划,整体推进,研制《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中小学、职业高中校本研修工作意见》。二是过程引导,机制保障,建立校本培训者培训制度、校本邀约展示制度。三是标准引领,以评促建,制定了校本研修评价标准,依据标准深入学校研修现场进行实地评估。
第二,区域指导,建设队伍,增强内生力。一是构建了学校教师培训负责人核心素养框架和教研组长能力要素框架,引领校本培训者专业发展。二是聚焦教师培训负责人“教师发展领导力”提升、教研组长“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提升研修主题,设计并实施校本培训者研修课程,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相结合,通过“集中研修、系统学习、制定规划——异地研修、案例学习、完善规划——实施研修、行为跟进、成果展示”三个阶段的研修,整体提升校本培训者教师发展领导力,增强校本研修实效。
第三,搭建平台,示范分享,实现协同共进。一是通过邀约展示充分发挥了校本研修优秀学校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并且促进了校本研修成功经验总结、模式提炼和成果转化。二是通过成果评选,提炼特色,完成《打造区域优质校本研修生态——海淀区“十三五”时期校本研修优秀成果(案例篇)》《打造区域优质校本研修生态——海淀区“十三五”时期校本研修优秀成果(故事篇)》。三是研制了《海淀区“十三五”时期教师研修课程评价标准》,共建了66门校本培训精品课程。
项目案例《中小学教研组长“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提升”实践研究》被收录进《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2018年度实践案例集》,成果《区域优质校本研修生态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获“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教师培训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海淀区名师工作站成立于2005年,是海淀区教工委、教委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的重大举措。名师工作站以导师制为基础、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针对骨干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途径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促进全区高端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部门现有硕士研究生1人,博士研究生1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中级教师1人。
海淀区特级教师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以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和特级教师团队为依托,宣传和推广特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改经验和研究成果,加强对名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发挥我区特级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为特级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培养和成就基础教育名家。部门现有硕士研究生1人,博士研究生1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中级教师1人。